欢迎您来到艺术家网
年度访问量:3200万 月浏览量:260万 人均访问时长:28分钟

微信公众号

胡永刚书法品鉴:淡泊宁静,书法正道

时间:2018-06-13 02:29:35 | 浏览量:267796 | 来源:尹传利

淡泊宁静,书法正道

——胡永刚书法品鉴

 

尹传利/文

 

中国书法是一门高深的艺术,要达到巅峰好比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艰辛,而且不是任何爱好者都具备登峰造极的条件。然而,千百年以来,它仍以雄强的魅力克服年轮岁月无情的遗忘,流淌到今天仍然熠熠生辉。

 

我是一个很欣赏书法及书法家的看客,虽然门道尚浅,但历来喜欢表达自己的一管之见,皆因爱之深切。受老朋友胡永刚所托,为他的书法鉴赏,说实话我是受宠若惊,又战战兢兢。受宠若惊的是,胡永刚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货真价实的书法家,能得到他的青睐肯定高兴;战战兢兢的是,对一个书法家的作品如何品鉴到位,对我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既然受命,那就只好仗胆倾其全力来品鉴一番。

 

先来认识一下胡永刚。胡永刚,号扶风堂,安徽桐城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庆市书协草书委员会副主任,安庆书画院特聘书法家,获首届安庆市政府文艺奖。

 

微信图片_20170401203308.jpg

常听说有一个词叫“字如其人”。对此,我表示怀疑。原因是我这位书法家朋友,如果从他狂放、洒脱、不拘一格的字体来断定他的品格和性情,就会酿成笑话。

 

正好相反,胡永刚性格敦厚、内敛、低调,为人古道热肠,是值得交往的良师益友。他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并且天赋甚高,悟性极佳,这为他成为一名货真价实的书家奠定了先决条件。他天资聪颖,对书法艺术一经接触便意识到,书法之道,非朝夕之功,需寒暑不辍,数九三伏的酬勤方可悟出书法妙道。三十余年来,他坚守书法经典,心慕手追,临池不辍以接近古人书法的意境。他的隶书师承《曹全碑》、《礼器碑》和《石门颂》,在继承碑文隶书细劲雄健、端严俊逸、方整秀丽的风格同时,融入自己的理解和风格,可以说别出机杼。他的隶书奇拙劲健,淳朴高古,方圆兼备,刚柔相济。结体扁方,四向舒展,粗细跌宕,有轻有重,有宽有窄。时或笔酣墨苍,时或枯笔抖擞,蕴藉大巧于拙,藏魏晋碑文之法度森秀。他的金文取法《虢季子白盘铭》、《散式盘》等西周金器铭文,用笔遒劲苍滞,刚健笃实,奇拙古朴,很有金石味道。他的行书承继《圣教序》,行草独爱张瑞图。行书醇厚婉美,自然劲秀,用笔流畅劲道,牵丝绵柔,极富名士举止风流之态。他的行草硬峭纵放,侧锋横截翻折,露锋含蓄;结体左右横势,错落有致,气势纵横凌厉,力感强劲。字态往往倾斜而欲展飞,有龙蛇遒劲之美感。黑与白参差离合,布设奇险,用移位法破单字之间的界限,形成线条的新组合,节奏变化强烈,通篇气势流荡,不可遏制。

微信图片_20180613023427.png

 

书法的表观也是书家集齐学养、胸襟、见识、智慧、风度、雅趣等多重素养的综合体现。苏轼是北宋行书大家,他的书法墨酣丰润,骨肉兼备,自有一种风流韵胜在字里行间隐逸。他的字力去斧凿雕饰,追求自然清新。这和他兼具文、书、画及道释素养是分不开的。他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

 

微信图片_20180613023446.png


在胡永刚书法里,我们仔细品味之后,也能发现这五者的统一。他的书法没有刻意渲染什么,但是反复观赏之后,总觉得一股神韵在整幅字迹之间游走。这股神韵就是作品的飘逸气韵。字体灵变,墨色丰富,笔力遒劲,塑造出或朴拙劲挺,或一气贯注的气势,这种气势正是神韵的经营者。字体的美,以骨为筋,以肉为肌,以血脉连理,凝聚成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的笔画个体。每一个字都是活泼的生命,再将这些字有序安置一起,就是形成风樯阵马的动态与沉稳雍容的静意完美结合,别具风流。这是一个书家综合素养内核的“非运力之能成”。

 

微信图片_20180613023449.png


我曾旁观胡永刚现场的挥毫泼墨。他在创作时,屏息凝神,身心贯注,时常达至忘我的境界,意念运力于包含墨香的笔端,潇洒自如。他的行书不疾不徐,不燥不烦,不凝不滞,而是气定神闲,犹若幽林信步,空谷太极。不同的书体,他的书写方式也迥然不同。比如写隶书金文,笔势重如山峙,顿之如山安;写行草,用笔圆转畅达,刚柔相济,气韵连贯纵横,线条笔走龙蛇,状如山水崖谷、鸟兽虫鱼、风雨水火、草木花实。往往通篇有音乐之旋律,诗歌之激情,绘画之高雅,美不胜收,令人欣喜不已。

 

微信图片_20180613023451.png


我一直认为,书法在某种程度上是书家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的镜像反射。书家外在的性格和风度不一定就是书家本人内核的真实世界。而书法,或许可以流泻内心世界的真实。自古以来,人们对书法的关注,往往流于对书家书体精湛的各种技法崇尚和对其生活阅历、生活环境及历史境遇的解读和揣测,当然也有对书家作品展现内心精神领域的求索,但更重视书法风气的形式。比如,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以及清代后的尚碑等。我认为,书家个体更是想通过字体的结构、布白、线条、气势传达灵台的神韵,把内心提炼的线条化具象世界呈现给每一个观赏者。书家通过一支毛笔,界破宣纸的空白,转折千变万化的线条,呈现万象之美。或如崇山峻岭,悬崖峭壁,书体奇险峭拔,无限风光;或如林泉流觞,茂林修竹,书体静妍圆润,郁勃林秀;或如鸿雁纷飞,羽翼翩翩,书体无往不复,轻盈灵动;或如繁星密布,皎然月白,运行银汉,书体莹润分明,气象万千。

 

微信图片_20180613023454.png


不仅如此,书家的创造更是与个人的境界遭遇紧密相关。王羲之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流水曲觞、群贤毕集的欢快氛围中才创造出了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在侄子被杀害极其悲痛的悲伤下,才写出了天下第二行书《祭侄稿》。苏东坡深陷黄州囹圄,心境凄苦,才有《黄州寒食诗帖》问世。所以,元代陈绎曾在《翰林要诀》中提出书体有四种变化:“情,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即气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气,清和肃壮,奇丽古澹。”

 

书家在不同的心境下书体的变化也是丰富多变,难以揣测的。

 

在胡永刚的书法中,我们能够领略到他书写时或气定神闲,不疾不徐;或快刀削斫,干脆利落;或曲或直,提按分明;或疏放不羁,狂野癫腾。内心的境界有时清风明月,云卷云舒;有时疾风暴雨,电闪雷鸣;有时窗明几净,山花烂漫;有时彤云密布,山雨欲来;有时江天一色,玉宇澄澈;有时虎啸猿啼,浊浪排空。其书如喜,如怒,如哀,如乐,如慕,如诉。可以说,每一个字体都能折射书家的情感萌动。

 

微信图片_20180613023458.png


对一个执着书法的人,书写就是他的使命,书写就是他的性情,书写就是他无法割舍的魂灵。胡永刚内心的精神世界通过书法汪洋恣肆来表观。观赏他的书法,我们会以为他是一个洒脱又不拘一格的傲才狂生。然而,作为他的老朋友,只有我,才能理解他踏实平稳的性格与狂放的书法风格怎样合理的熔铸一体。对现实世界的脚踏实地与对书法的狂野执着并不冲突,对立的矛盾,完美的统一。

 

微信图片_20180613023503.png


书法是一种致命的爱好,一旦深陷其中,终生不能自拔。胡永刚三十多年来一直执着于临帖、创造、再临帖、再创造的循环程式,不断揣摩和理解古人书法临帖的感受,不断吸取碑帖中的技法章法和底蕴,让他的书法一天天精进,一天天以圆熟娴丽的面目示人。虽然年轮在他身上碾压过沧桑,但他因为书法而永葆内心的活力和青春。书法需要执着,更需要活力和青春。

 

微信图片_20180613023506.png


在经济繁荣昌盛的今天,书法艺术有时也不免流于名利的世俗。不少书家,不再有古人那样对书法艺术舍命的求索精神,不心慕手追智永多年苦心临池学书修炼的“退笔冢”,而是孜孜不倦追求令人羡慕的智永“铁门限“,为自己的书法经营商道,炒作书法大名。胡永刚则不同,三十年如一日,秉承古人苦练不辍的衣钵,脚踏实地地在一张张宣纸上默默地耕耘。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我认为胡永刚的选择是正确的,那些功利化的书法必如梦幻泡影,不可能成就一个货真价实的书家。

 

我相信,凡是认识胡永刚的人都相信,他对书法狂热又执着地追求,将会铸就一种师古不泥古的个人书风,也许不能载入书法史册,却可以让每一个观赏者都如沐清风,淡泊宁静。

 


凡注明 “艺术家”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艺术家”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家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