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国艺术家网
年度访问量:3200万 月浏览量:260万 人均访问时长:28分钟

微信公众号

王瑞丰

王瑞丰,河北省石家庄人。自幼潜学书法,师从著名军旅书法家宋凤洲先生,并得到张旭光,等书法家的悉心指导。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栏目组签约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注册教师,河北省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河北省书协会员,河北省楹联协会会员,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北省采风书画院副院长,河北省当代书画院院士等。作品多次参加国展并获奖,多次与周边省和海外进行文化交流。

相关评论

    工整严谨,法度森严

    ——王瑞丰书法鉴赏

     

    乙客|文

     

    古人云:“学书之法,先工楷法”,楷书因其笔法的规范性而成为书法家们学书的基础。中国的楷书外圆内方,象征着中国的民族性格,一种外圆内方的处世哲学,外表的圆代表着中国人的外在的容让豁达君子之风,内方代表着中国人内心的坚持,一种对自己信仰的坚定,这种人才是最真正的中国人。

     

    外圆是对别人的态度的宽容,它不是圆滑,不是事故,而是对人世的豁达和处世的胸襟,外圆的支撑来自于内方,是对自己信仰的坚持,自己原则的坚持。

     

    欧楷被称为“唐人第一楷书”,王瑞丰主要学习的就是欧楷。

     

    王瑞丰,河北省石家庄人。自幼潜学书法,师从著名军旅书法家宋凤洲先生,并得到张旭光,等书法家的悉心指导。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栏目组签约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注册教师,河北省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河北省书协会员,河北省楹联协会会员,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北省采风书画院副院长,河北省当代书画院院士等。作品多次参加国展并获奖,多次与周边省和海外进行文化交流。

     

    王瑞丰的楷书特点是工整严谨,法度森严,布局井井有条,完全异于草书的奔放雄浑。它彰显出来的总体风格是:遒丽、清新、俊逸、自然、灵动。其变化多端的结体,奇思遐想的神态,遥相呼应的点画;顾盼有情的字势;跌宕起伏的节奏;笔断意连的运动轨迹等,是他的楷书留给我们的多种审美特征。很难理解,一个书家书体的变化如此巨大,完全不像出自一家之手。我认为,这和书家深厚的笔墨控力和精深的笔法沉积有着莫大的关系,还和书家的审美格调、学识修养有着很深的渊源。这些特征,都是现代书法审美特征的重要方面,抑或说,是现代审美特征的主旋律。当我们把王瑞丰的楷书放到古典楷书中去比较,很显然,他的楷书与钟繇为代表的第一代楷书古拙质朴相比,则显遒丽自然;与二王为代表的第二代楷书遒劲秀美相比,则显俊逸洒脱;与唐楷为代表的第三代楷书静穆、端严相比,则显跌宕灵动,独具浓烈的生命气息。

     

     王瑞丰的楷书之所以能实现历史性的突破,实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在思想精神层面所赋予的是:一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几十年如一日,深入古楷杰作的探研精神;一种对传统的熔铸、提炼、取舍、化合的敏锐思想。他在理想层面的追求目标是:在继承中大胆地创新──并上升到一个时代的审美高度;使楷书具备多元的审美需求和宽广的审美包容。

     

    刘熙载的《艺概》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书如其人”,道出了书法艺术创作的个性特徵。书家的思想性格,表现为作品的创作个性,又常称为“书法风格”。为什么会“书如其人”呢?首先,楷书作品风格的形成与书家的思想性格有密切联系,因为其思想性格对形成他独特的审美情趣、表现手法、艺术语言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其次,楷书作品风格的形成与书家的生活阅历紧密相关。再三,书家的思想感情亦是作品风格形成的另一因素,作品能显现书者的修养、才干、性格、爱好。

     

    读王瑞丰的楷书就能体悟到一种书写速度的快感,当现场观赏他的楷书表现时,就线条推移的速度而言,其快速敏捷而又沉稳程度非一般书家所能企及。当然速度不是考察作品的唯一重要指标,但在他的书写速度中,我们确实发觉到他对线条运动的敏锐和具有独自的动力形式。他的楷书线条所蓄含的力量变化见证出他对传统碑帖的深入体察把握和消化、创新能力。所以他赋予楷书的欹侧有度、大小任意、粗细随心、浓淡相间、运笔徐疾有别的丰富变化,都使我们面对他的楷书时,心情激动起来、荡漾起来、怡然自适起来。这就是王瑞丰的楷书魅力所在!

     

    书法的标准,应该说他的笔迹中代表着健康的心理、优秀的素质,含义是很广泛的,应该说它没有固定的标准或特定的形式。比如我们所说的劲、力度,在笔迹学意义上,代表的是刚强、自信、积极、进取。如果笔迹的风格特征是从容、稳定呢,代表的心理含义就是稳重、沉稳、稳健、有韧性、自制力强;若是柔、润,代表的心理含义就是多情、同情心强、善良。书法的标准,应该是代表着人类一切优秀的素质和心理,比如聪明、热情、乐观、创造力强、合群、正直、自信、果断……等等,代表着这些特点的,就是好的书法,反之就是不好的。由于同一个人身上不可能同时具有人类的一切优点,所以任何人的书法,也不会同时集中起所有的优秀素质和心理特征。书法的标准不应该是抽象的劲或瘦之类的标准,而是最适宜人类健康发展的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或许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因此若干年后可能有所调整,这就是说,书法的标准历史地看应该会随着社会的质变有小幅度的调整,不能一成不变。

     

    不管书法的取法定位,还是风格追求,至少有两种层面的意识:一是思想精神意识,二是抒情通途意识。王瑞丰执着于楷,不是一种简单的追求,他的第一目标是:改变古典楷书程式化的面貌。第二个目标是:让楷书生动起来、活跃起来、清新起来、亲近起来。第三个目标是:让楷书赋予更多的性情抒发。这“第一”是手段,“第二”是目的,“第三”是桥梁。三者互为关系。所以当他工楷扎实地走完初步的艺术取值道路之后,又开始尽兴在明、清、二王的行草中,返回到楷书出炉前的“草”写。从中汲取笔法和结体的养份,浇灌在他楷书的根基里。这样,他的楷书线条引进行草笔法后,使楷书的性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他把行草书中笔画牵丝部分删掉,用笔断意连保留线条连续运动的轨迹,使楷书结字内部之间的映照关系多了起来,也让楷书线条切割平面空间的角度多了起来,这必然会使楷书有新的形势出现。又如:他把楷书作品章法布局的触角往行草方面延伸,字距、行距一一突破古典楷书章法布局旧貌。使我们体验到其楷章法布局的生动性、多样性、突破性──使楷书完全可以进入行草章法布局的审美中去。

     

    王瑞丰已经取得这样高的艺术成就,但他仍潜心于书法的海洋里尽情游弋。他坚信:“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几番拼搏,几分荣耀。”或许,他探索的绝不是一种书法技巧,而是在寻求书法艺术的内涵,从而培养为人处事的人格魅力以及对艺术人生境界的一种更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