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
相关评论
笔走龙蛇似曾相识,不拘形式笔墨流芳
胡海书法鉴赏
乙客|文
胡海,男,出生于1973年,贵州织金人。从事教育事业廿五载,现为贵州翰墨诗书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研究会理事,全国文化艺术界联合研究会会员。在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2018“中国梦”一带一路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金奖艺术家”荣誉称号;2018年全国“金鼎”艺术书画大赛中再获金奖;同时被中国华夏名家榜艺术中心推介授予“中国著名影响力书法家,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华夏名家榜首批上榜五星书法家”;中国文化艺术人才管理中心特聘为教学基地讲师。三十年笔耕不辍,擅长微型小说及书法艺术、古体诗词和现代流派诗歌创作,系全国“百佳”诗词创作殊荣获得者,其诗文录入《中国诗歌大辞典》,《中国青年短诗大观》,《中国青年作家作品选》等编著,个人随笔作品《男人春秋》将付梓出版发行。
有人说,胡海是一个不拘于形式,不讲求太多规矩的文化行者,其作品传统之中个性极强,一生独行于自我风格之路。我对别人的评价总是半信半疑,但观赏了胡海的书法作品之后,不得不认为上面的评价如此中肯。胡海的书法,给人的表观艺术形式是行草居多,是那种笔走龙蛇、不拘一格、行云流水式的书法风格。在用笔上,他大胆奔放,肆意挥洒,毫无羁绊;在用墨上,他笔苍墨润,计白当黑,当快时,如疾风劲草,当徐时,如微波涟漪荡漾。但笔笔圆熟流利,毫无斧凿痕迹。这也许正如上面的评价,他的草书当中蕴藉传统草书的章法,但其独特强烈的个性却更加凸显。观赏他的书法,总觉得似曾相识,但仔细观察却又觉得非此非彼,很难准确认定其书法的继承。但草书的继承,从书法历史传统来看,无不以二王行草为宗,以智永、怀素、张旭为百代之师。但书家是否从事此路子,不得而知。总觉得面熟却一时记不起在哪儿见过。也许这正是书家的高明之处,将历代名家的行草精华为之所用,融会贯通,自成一派风格。但更真实的原因也许是书家强烈个性之所为,并没有严格遵守书法继承的作法,把临帖摹写作为最重要的继承方式。胡海草书给我们的另一个印象是天分高明。虽然不清楚他的功底继承从何而来,但他能书写极具规范而风格迥异,形神兼备又丰腴飘逸,婉转自如却毫无唯有个性没有书法的任性,足以说明其书法不离法度,不离根宗,具有足够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
胡海的草书,给人的感觉不在于传统书法的因袭有多么厚重和广博,而在于给人书法个性的洒脱和追求。书家本人也是诗词人,因此,这种天生浪漫的情怀、无拘无束的个性不仅在诗词当中浅唱低吟,而且熔铸到草书的狂放、倨傲、放任、自流当中。因此,欣赏胡海的草书,不应该从传统书法继承上来研究他的书法融汇了多少名家大师的丰富的笔意,有多少厚重的书法文化沉淀,而更应当结合当代个性解放来领略书法的个性风格。在书法上是难于创新的,而且创新也是书法艺术的大忌。没有任何根基的书法创新,甚至不能称之为书法。胡海的书法创新的不是章法、笔法,而是一种风格,一种能够展现个人审美取向的个性风采。但这种创新是成功的吗?稍有点中国文化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末清初的绘画艺术涌现了与传统派对立的创新激流。以徐文长、朱耷、石涛等主要代表的写意花鸟成为个性绽放,笔墨宣泄内心世界的独特艺术形式,给中国画带来了与历史与众不同的艺术生命力。之之所以举凡此例,是想说明,书法艺术的创新,在技法上是不能脱离中国书法根基的,只要用笔墨和方块字,章法和笔法就不会有舍本逐末的创新。而风格则不然,风格可以更多的向个性化演变,向内心的精神世界演变。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胡海的草书,应该是大喜过望的,至少这种书法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美的艺术风格。
我坚信在未来的书法文化艺术之路上,胡海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千百年后必将在书法文化史上留下其浓墨重彩的一页。